九成汽車散發“毒氣”
從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空氣監測中心到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多家機構為了印證車內污染的存在,分別對少則50輛,多則上千輛新車的車內空氣質量進行過檢測,每一個數據出來都觸目驚心:90%以上的轎車內,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毒有害氣體嚴重過室內空氣質量標準,zui高者竟標10倍以上,遠遠過37%的家庭裝修污染比例。美國檢測結果也顯示:車內有害物含量是家居和辦公室中的5到10倍。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副會長、室內環境監測委員會主任宋廣生告訴記者,不論車還是中低檔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車內污染問題。
怎么防范?
新車要注意通風保養
新車的空氣質量一直是眾多車主關注的重點。如何在短時間內消除新車異味,保持車內長時間健康的空氣環境,有六點建議可供參考。
1.新車在行駛的前6個月內,車主應該盡量少用空調,時常開窗以加強車內通風換氣。
2.如要車內裝飾,飾品須嚴格選擇,防止把含有有害物質的地膠、座套墊裝飾放到車內;如新購買的車內座套等紡織品,應先用清水漂洗以后再使用。
3.慎用香水,目前許多香水是化學合成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污染,在選擇購買時應更謹慎,注意選擇天然材料制作的。慎用車內空氣凈化器和其他凈化劑,一定要注意選擇效果較好并且副作用小的。
4.如果車主駕駛新車發現有體征反應,比如感覺熏眼睛、呼吸受刺激,甚至頭暈,建議進行車內空氣質量檢測,以盡快發現和清除車內污染源。
5.體質較弱者、婦女、兒童和有過敏性體質的人,要盡量避免長時間駕駛和乘坐新車。
6.新車原始包裝必須拆除,新車通常會有一些塑料包裝,車主在開始用車后應盡早去除這些多余的包裝,以免原本可以解決的污染悶在車內“發酵”,從而產生空氣污染。
鼓勵轎車進家庭曾經拉動了經濟增長,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和舒適。但凡事有度,過了這個限度,良善的政策也會變成巨大的災難。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人口眾多的,目前轎車進家庭的積效應正在遞減,并日益走向它的反面:不少人買車是為了方便雨雪天出行,結果發現雨雪天出車更難行;原本為了舒適,但缺乏鍛煉、呼吸骯臟的空氣等反而讓人更不舒適。即使僅僅算經濟賬,飛速上升的能源消耗、高企的油價、昂貴的堵車時間成本、停車成本、健康損害造成的醫療成本等等,也使轎車進家庭未必合算。合理控制轎車進家庭的數量和節奏,裝修污染檢測儀應該盡快成為全國性的政策選項。北京限車僅是一個開頭,其他一、二線城市很快將面臨同樣的問題。
限制轎車進家庭會在民眾中產生巨大的分歧。已經有車的贊成限車,以使自己在享受便捷和舒適的同時,免受堵車、污染之苦;想買車的則憤憤不平:“憑什么你們有車了就限車?”此情景宛如海難時的一艘救生小船:已在船上的人不希望再有人上來,水里的人拼命要擠上船。此時需要的是妥協,爭執不下的結果就是一起沉沒。“天無私覆,地無私載”,不管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既然大家都要同呼吸,就應該共命運。
合理控制轎車進家庭需要一堵一疏。“堵”的方面需要提高家庭購車的門檻,抬高養車的社會費用,如征收環保稅等;“疏”的方面需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允許并鼓勵“拼車”等。
總之,要及時調整政策,讓更多的人感到買車沒必要、養車不合算、沒車也很好,私家車的數量才能少增或不增,大家才能舒爽地呼吸新鮮空氣。